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连日来,疫情反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近日,十堰组织医疗队,分别奔赴上海、长春支援疫情防控。十堰广电新闻客户端推出《我的战“疫”日记》专栏,由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亲笔书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共同感受“疫”线最令人动容的瞬间。
十堰医护人员援沪“抗疫”日记
(九十一)
作者:丹江口市疾控中心 吴雯雯
曾有一盏灯,用自己微光撕破了暗夜的一角,又经过千万人接力,才让这个世界薪火不灭,温澜潮生。
感恩湖北援沪医疗队队员,谢谢你们披星戴月,任劳任怨。谢谢你们夜以继日,严防死守。谢谢你们义无反顾的奔赴抗疫一线,谢谢你们的付出与守候。
我愿相信,待疫情终时,这人间仍是星河滚烫。
又是一个大夜班,待脱掉防护服做好消杀走出实验室,天色大亮,抬头,日出静美。
感叹,昨晚进实验室,夜色沉寂。彼时,出实验室,天色清明。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转眼,我们来到上海整20天。
又是一个大夜班,又是灯火通明、忙得热火朝天的一整夜。各个实验室里,配合愈发默契的队友们,分工明确,各自忙碌,仔细,有序,高效。
一口气忙完这个班次的所有样本,绷紧的神经方才松弛一些。整理好样本,做好实验室消杀,写好留言条,做好工作交接,我们才一个个开始脱下防护,走出实验室,坐上驶向下榻酒店的大巴。
车上,领队高波老师依惯例会做简单的日工作总结及新一天工作安排。单程五十分钟的车程里,队友们或闭目养神或昏昏欲睡,这是我们每一天的日常。二十天里,我们越来越适应这样的上班节奏,也在不断的调整自己,以期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可以有更好的状态。
车辆行驶在往返检验所与酒店的路上,这条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从一开始的寂静无声到现在零星可以看到几辆运送物资的车,上海这场疫情保卫战已初见胜利,我们略微欣慰。看着车窗外的万家灯火,不由觉得肩上的使命更重了些。
有人挺身而出,有人逆流而上,有人保持善良和坦荡。
每次从酒店下来,就看到司机师傅已在大堂等候。每日负责接送我们的司机师傅有两位,都是上海本地人,两位师傅与我们同吃同住,无论白天黑夜,都按时按点接送我们往返酒店和实验室。感谢他们,在艰难时期,无所畏惧,默默付出。同我们一起,白天黑夜,共克疫情。
这趟征程,除了有大批各省市的援助同志们的帮助外,同样重要的还有来自上海本地的支持。无论是我们入住的酒店,负责接送的专车还是每日的一粟一羹汤,都有一群最可爱的人们在辛苦奉献。
我们不曾谋面,我们没来得及道声感谢,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在属于自己的领地里,向前向前。
春天快要过去了,又是一年花落时。
这此起彼伏的疫情,如月季花上生的蚜虫,一茬一茬不胜其扰地袭来,蚕食着我们的自由,枯槁我们生活的颜色,阻碍了我们的步伐。
但别慌,我们有一群孜孜不倦工作的人,一群精益求精努力的人,一群群始终不放弃的人,我们有爱,我们努力,会战胜一切终会抚平生活的千疮百孔。
因为,这人间仍是星河滚烫。
编辑: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