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前高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时间:2024-06-07 10:10 来源:十堰晚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1717722336615

1977年12月10日,全国570多万名考生怀揣着理想与希望,从农村、工厂、部队……奔向高考的考场,无数中国青年的命运由此改变。今年是恢复高考的第47年,今天是今年高考的第一天,全国1300多万名考生踏进考场,为梦想拼搏。

“高考改变命运”,这是许多1977级大学生人生转折的真实写照,更是一段历久弥新的记忆。日前,记者采访4名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批考生,听他们讲述当年的高考故事。

参加三次高考终于圆梦

雷娜 68岁 东风公司退休职工

具体来说,我经历了三次高考。我出生在湖北咸宁崇阳县,1977年参加高考时才15岁,当时还在上高二,因为成绩优异,被学校选出跟高三学生一起参加考试。第一年云里雾里地走进考场,记得当时好多“老三届”考生都没考上,意料之中我也落榜了。

第二年,我所在的高中跟镇上一所高中合并,那年参加考试的人比第一年还多,依稀记得录取线是280分,我只考了240多分。原来学校的几个同学都考上了,就我落榜,当时特别不甘心。明明我之前的成绩比他们好,怎么就我考不上?

第二次名落孙山,我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第三次备考,我没日没夜地苦读。那时候买不起手表,也不知道时间,记得半夜下大雪,外面白花花一片,我以为天亮了,跑到教室去读书,把学校老师都整懵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次高考我终于考上武汉的大学,选择的是锻压冲压技术专业。我们一个班36个人,只有6个女生,不过这个专业是我热爱的,我从小就梦想着能成为一名工程师。

1983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二汽车轮厂从事产品研发,一干就是34年。2017年底,我以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级别退休。回首那几年高考,虽然有些波折,但我不后悔,很庆幸当年的自己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高考圆了我的梦!

1717722336263

备考的学习劲头伴我一生

张家平 65岁 十堰广播电视台退休职工

我出生于1959年,1977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刚好18岁。我在房县二中读的高中,那时候白天要参加各种劳动,连学校围墙都是我们自己砌的,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学习。第一年高考,我报考的大专,结果没考上。

比较幸运的是,我所在的高中班分配来了两名华中工学院的大学生执教,其中一名老师学的是无线电专业,他专门成立了学工小组。在他的引导下,同学们边学边实践,我学会了各种电器的修理。时至今日,我依然感恩这名老师,他不仅启蒙了我的理科知识,还传授我受益终生的技术。

到了第二年高考,我对自己还是没太多信心。虽然我的理科成绩不错,但其他学科有些薄弱。那一年,我保守地报考了中专,最后考入湖北省广播电视学校,学的无线电技术专业。那时候我的修理技术炉火纯青,远近皆知,不少人都找我修理电器。一台彩电的修理费是50元,我一天挣了别人一个月的工资,收入颇丰,算是挖到人生第一桶金。

1717722336415

张家平的湖北省广播电视学校毕业证。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电视转播台等单位工作,最后调入十堰广播电视台,直至退休。现在回过头看,其实那年的高考题并不难,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匮乏,我们连一本像样的复习资料都难以找到。尽管如此,大家的学习热情仍然很高,这种学习劲头我一直保持着。这些年,我利用业余时间自修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还获得科技成果奖。

当了3年老师才参加高考

寇文妤 68岁 郧西县中医院退休职工

我是在郧西县上津镇上的高中,1974年高中毕业后,回到大队当了3年多的民办教师。1977年参加高考时,我已经21岁。我们家姊妹四个,我排行老二。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就想着赶紧读完书找工作,就选择了报考中专,恰好我又想学医,就幸运地被郧阳地区一所卫校录取。

我学的是妇产科专业,家里姊妹都笑我,说我要当“农村的接生婆”。实际上,我去了学校才发现,要学的知识实在太多了,“内外妇儿中医”什么都要学,学习压力特别大,我害怕考试不过关毕不了业,有段时间天天做噩梦,梦见自己考砸了又回到村里。

好在我足够努力,顺利毕业了,最开始被分配在郧西县景阳乡卫生院,从事妇产科工作。我当时有点不情愿,觉得位置太偏了又离家远,后来听老师说那里特别缺医生,我咬咬牙就去了。患者真多,天天从早忙到晚,兢兢业业干了5年后,我又被调入郧西县中医院妇产科,一直干到退休。

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我没有参加那年高考,没有去上中专,那我可能会在农村待一辈子,也不可能实现当医生的梦想。

最遗憾作文丢分多

付达 60岁 律师

我当年属于竹山一中的应届毕业生,1977年参加高考时正好17岁。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们班年龄最大的考生是31岁,比我整整大了14岁,还有已经结婚生娃的人都来参加考试。因为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从1966届至1977届共12届学生中的中学毕业生同时走进了考场。

那年高考是在冬天举行,条件艰苦,备考时间也很紧张。那时手表是个很奢侈的物件,大部分人都没有表,也不知道具体时间。大家在有限的条件下埋头苦学,都希望抓住这次“知识改变命运”的宝贵机会。

我最遗憾的是高考作文丢了大分。依稀记得当年语文作文题目好像是写学雷锋的故事,我构思了很久,等我想提笔写的时候,时间不够了。后来另外一个同学跟我说,他在杂志上刚好看到过一则学雷锋的故事,就直接把这个故事写到了作文里,节省了时间。他考入武汉华中农学院。因为作文丢分多,我没有考上本科,被录取到华中农学院郧阳分院大专院校,学的兽医专业。

毕业后,我们被分配到各个县对口单位,我进入县农业局工作,后来自学法律专业,从农业局调到检察院,再后来又考取律师资格证当了律师。我想说的是,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那些年能够参加高考、能够坚持到最后脱颖而出的人就是强者和勇者。(十堰晚报 记者 唐晓玮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