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地位特殊、功能特殊、使命特殊。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亲切回信,饱含殷殷期许、赋予重大责任。省委、省政府对十堰发展寄予厚望,勉励十堰确保“净水北送”,在探索“两山”转化路径上取得新突破。为加快建成国家战略水源地,以十堰节点之为服务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近年来,十堰牢记嘱托、坚守使命,始终把守好一库碧水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从小流域入手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构建安全韧性现代水网,确保全域水质稳定达标。
近期,室外气温较低。位于普林工业园的东部新区综合污水处理厂,为了保持生物池中的微生物活性,工作人员在生物池上覆盖上了塑料薄膜。污水处理厂操作工王德国说,在冬天,保障生物池温度在15℃左右,不仅对池中微生物活性有好处,还能提高降解效率。
东部新区综合污水处理厂是十堰第一座高标准、集中式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100余家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和混流的工业废水,每天可处理污水1500余方,能将综合污水处理至地表水Ⅳ类标准。
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萌介绍,该公司尝试在工程和一体化设备上运用类似短程反硝化液氧氨氧化的技术路线,同时准备在智慧应用平台上植入AI技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十堰不断提升全域智慧保水护水能力。在郧阳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打开操作系统,指令一键下达,五公里之外的城关镇取水口,一架无人机迅速升空巡航。工作人员刘长宏介绍,传统人工巡查136公里的库岸线需耗时约15天,应用无人机协同作业后,16架无人机全部出动只需要30分钟就能巡查完毕。
对整个丹江口水库进行全天候遥感监测的卫星,是十堰守水、护水的关键手段之一。目前,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监管防线已构建完成。
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杨洋介绍,运用断面水质监测、环库岸线巡查、无人机巡飞等9个智能监测监管系统,从“水、地、空、天”全方位、多维度保障库区水质安全。
织密治水管水“天罗地网”的同时,在十堰,人人争做“守井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今年春节,有许多志愿者和清漂队员仍然坚守在一线。
郧阳小草义工协会会长凌祖宏表示,春节期间,他们分成了6个志愿小组,每天轮流到江边来开展巡河志愿服务活动。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亲切回信,饱含殷殷期许、赋予重大责任。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个人及志愿组织,加入守水护水行动中。截至目前,十堰共有335个环保志愿组织、33万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巡河巡库、库面清漂,护好“源头水”、当好“守井人”。
丹江口市清漂队队长杨力表示,守护好北方人民的“大水井”是大家的光荣使命,今后清漂队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状态投入到清漂工作中,全力确保库区水面无漂浮物,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以“小河净”保障“大河清”。2024年,十堰通过一系列治理,丹江口库区水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城区和农村污水处理率分别提升到90%、77%。茅塔河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全市国控、省控水质考核断面优良率达100%,治理水土流失1080平方公里,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6%,好山好水好生态成为十堰的最美底色、最大优势。
2025年,围绕“加快建成国家战略水源地”这一目标定位,十堰将以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为抓手,聚焦聚力城镇污水全域收集、农村污水全域治理、生活垃圾全域分类收集焚烧、考核断面全域优良,深化文明河流和六无乡镇建设,确保全域水质稳定达标。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
编辑:陆兴敏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