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湖北省委一号文件《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出台。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3个省委一号文件,既制定乡村振兴“任务书”,擂响建设农业强省、加快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战鼓,又划定“三农”政策红线,对一些行为严令禁止。
(一)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
供给保障能力
建设更高水平荆楚粮仓
01全力以赴抓好粮油生产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扎实推进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打造江汉平原高效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区。
推广“吨粮”“吨半粮”等高效技术模式。
02增强“菜篮子”
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着力稳生猪、强水产、促牛羊、提禽蛋、兴奶业。
抓好蔬菜基地建设。
推动优质特色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挖掘培育“森林粮库”。
03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严格耕地总量管控。
持续完善占补平衡机制。
持续整治“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
04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发展生物育种、农业微生物、智慧农业等新质生产力。
实施新一轮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
打造特色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05推进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推动“天气盒”在乡镇广泛应用。
加快建设“荆楚安澜”现代水网。
加快建设平急结合的农机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
06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
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
推动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
07健全粮食和
食物节约长效机制
落实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
支持粮食仓储设施提档升级。
大力提倡健康饮食。
引导居民“减油增豆加奶”。
(二)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08提升防止返贫
致贫监测帮扶效能
扎实开展返贫致贫风险预警监测。
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
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09研究完善
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
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
10健全帮扶资产长效管理机制
全面清查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
扎实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三)
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1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持续做强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打造农产品加工万亿级产业。
推进江汉大米、潜江龙虾、楚天好茶、随州香菇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提质增效。
12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
培育壮大根植性主导产业。
着力建设小龙虾、生猪、禽蛋、香菇等农业产业供应链。
13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
构建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模式。
建成运行全省一站式惠农服务平台。
14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引导农户发展综合种养、特色手工和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劳务品牌。
鼓励外出就业,支持返乡创业,推进合作兴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四)
着力推进乡村建设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5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
乡村规划编制充分听取村民意见。
确保务实管用、简便易行,不得要求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
合理确定村庄建设重点和优先序。
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
不得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楼亭廊“堆盆景”。
1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100万农村人口供水条件。
实施农村公路提升工程1万公里。
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提档升级1万个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网点。
加强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5G网络在农村地区覆盖的深度广度。
17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市域教联体建设。
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
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推进村级互助性养老服务。
深入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
加强残疾人保障和康复救助。
18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深入实施“清洁家园”行动。
集成推广高效节水、种养循环等绿色低碳生产方式。
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确保长江重要水生生物栖息生境稳定。
19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深入实施强县工程。
围绕“聚人、安居、兴业、经济良性循环”,推动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着力提升县域建设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
(五)
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
持续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和“两委”班子成员。
21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
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群众自治为基础,促进德治、法治、智治结合,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严格控制对基层开展督查检查考核。
22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建好用好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繁荣乡村文化。
开展乡村阅读季、“百镇千村”全民健身等系列活动。
23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持续整治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
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
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有效办法。
24维护农村稳定安宁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依法打击黑恶势力、涉赌涉毒、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等。
(六)
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
优化配置体制机制
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25健全推动乡村
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夯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
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
支持武汉加快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
26攻坚巩固和完善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
完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不得通过下指标、定任务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
27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
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
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
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有序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
建好用好“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
28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
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
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
推广“互联网+政务+金融数据”模式。
推广畜禽活体、农业设施等抵押融资贷款。
29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
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
鼓励和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乡村。
30健全农业转移
人口市民化机制
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
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
来源:2025年湖北省委一号文件《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记者:崔逾瑜
编辑:陈诗璠
审核:张磊 吴文娟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