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左宇淞)4月10日,由中国水电五局承建的引江补汉工程出口段输水主隧洞传来捷报——累计掘进突破4000米,完成总工程量近80%,距全长5085米的目标仅剩1000余米。这标志着出口段主隧洞施工正式迈入攻坚冲刺阶段,同时也将面临两郧断裂带这一标段内最为复杂严峻的地质难题。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后续水源工程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出口段主隧洞超长隧洞施工始终是最大难点。这里断层、浅埋区遍布,岩层破碎、高强度辉绿岩层及节理发育区域更是为钻爆施工带来了巨大难题。
自开工建设以来,中国水电五局始终将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放在首位。综合运用超前地质预报、超前钻探等手段,提前探明前方地质情况以及渗水情况,项目团队还创新性地采用了“大管棚+注浆小导管”配合的施工工艺,全面提升掌子面稳定性,为隧洞安全掘进铺设坚实基础。通过数字孪生中心平台对作业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实现了风险预警、应急响应、进度可视的多维管理。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项目团队坚持以“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高标准落实”为准则,不断刷新掘进进度。随着掘进突破4000米大关,主隧洞掘进由“爬坡期”“平稳期”全面迈入“冲刺期”。
连日来,在各工区施工现场,灯火通明,机械轰鸣,作业有序推进,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日夜铺展。项目团队科学统筹施工资源,优化工序组织,构建了集“探、挖、支、衬”于一体的机械化作业线,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精干管理力量,强化设备调度,推动“人、机、料、法、环”高效耦合,通过建立“日协调、周总结、月评比”机制,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进度提速体系。
“推进按钮已然按下,我们正以百米冲刺的姿态全力奔跑。”引江补汉项目负责人苟三江介绍说,自2022年进场以来,项目团队有序调整掘进节奏,不断克服重重困难。
从初期的稳步推进,到如今的奋力冲刺,中国水电五局以雷厉风行之执行力、迎难而上之使命感、敢打必胜之决心,为引江补汉工程高质量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剩余的1085米,不仅是物理上的掘进距离,更是对中国水电五局建设者智慧与勇气的全面考验。接下来,水电五局项目团队将继续以“只争朝夕”的拼搏姿态,为引江补汉工程早日建成通水贡献力量,助力国家水网主骨架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2年7月7日,全长194.7公里的引江补汉工程开工,该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终点位于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汉江右岸安乐河口。据了解,引江补汉工程出口段输水隧洞全长5085米,过水洞洞径10米,最大埋深209米,最小埋深横穿两郧断裂带仅34米,具有大埋深、大洞径的施工特点。为此,中国水电五局引江补汉工程出口段项目团队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和技术手段,确保隧洞挖掘工作安全、高效、顺利完成。
据了解,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该工程作为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两大国之重器隔空“牵手”,对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潜力、增强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进一步提高北方受水区的供水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