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白孟尧 通讯员 贺姗姗 宋明艳)4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竹溪县汇湾镇幸福村,200余亩茶园沿着山势起伏,碧波荡漾的茶垄间,几十名采茶工指尖翻飞,欢声笑语回荡山谷。这里正是黄阳林2016年创立的绿野茗庄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所在地。九年来,这片曾被撂荒的山地,蜕变成带动百余户村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当初返乡创业,就想让乡亲们守着青山也能过上好日子。”黄阳林望着满山翠色感慨。自2012年试种茶树起,合作社逐步形成“基地+农户”模式,不仅实现名优茶年产值200万元,更让留守在家的村民找到增收新路。采茶旺季,每天有30至100名村民穿梭茶田,他们每采摘一斤鲜叶就能获得70至80元报酬,熟练工日收入最高可达400元。
53岁的陈梅是天宝乡的“跨镇采茶人”,清晨五点便挎着竹篓进山。“早上露水刚散时采的茶芽最金贵,一天摘5斤能赚350元,比在外打工还自在!”像她这样的“候鸟茶工”不在少数。而本地留守妇女更成为主力军,张吉琴、宋丹丹等人平均日收入超过300元,“家门口就能挣到养老钱,还能照顾孙儿”的满足感挂在她们晒得微红的脸上。
合作社的匠心经营让“绿野茗庄”声名远播。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明前茶,每斤售价达700至1000元,目前湿叶产量超千斤仍供不应求。“四川、河南的老客户年年预订,根本不愁销路。”黄阳林翻动着手机里的订单记录,笑容里透着底气。
据了解,像这样的茶叶合作社在汇湾镇共有53家,全年总产值达2.3亿元。
编辑:尹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