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喻波 郧阳区融媒记者 张越)时下进入水稻插秧季,十堰各地通过智能化、标准化育秧模式,全面提升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为夏粮增收奠定基础。
在郧阳区白桑关镇李家河村,农机手正在为当地村民讲解机械插秧中育苗和操作的关键环节,随后开始进行机械插秧,三亩多秧田通过机械插秧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完成,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李家河村去年开始改旱地为水田,从外地调运秧苗种植水稻,调运的秧苗不仅成本较高,还有损耗。为了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今年白桑关镇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建设5000平方米的优质香稻育秧中心,自己育苗用于机械化插秧。
郧阳区白桑关镇人大主席李胜祥介绍,使用育秧盘育秧非常方便快捷,能够实现机插、机收,提高了粮食种植的机械化使用率。
在郧阳区安阳镇李营村,今年建立了4000平方米的水肥一体化育秧中心,可保证当地2000亩高标准的机械化插秧用苗需要。
为确保秧苗质量,郧阳区农技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在选种、浸种、催芽等环节严格把关,使秧苗出芽更齐、更壮,减少漏插率,提高产量。目前,全市已建成多处智能化育秧中心,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为农户科普集中育秧和机械插秧技术,让农民在生产中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全面提高水稻在种、管、收等生产环节中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市农机服务中心产业发展科科长范洪江介绍,十堰已建成机械化水稻育秧中心7个,每年可完成200万盘标准化育秧,可助力10万亩水稻实现播种、插秧、收割全程机械化,为全年夏粮丰收筑牢根基。
编辑:陆兴敏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